反覆试验 稳中求胜 成就港人食堂
光顾快餐店往往要求「快、靓、正」,过往至今如是。但随着时代演变,快餐店亦需推陈出新,配合新一代的饮食习惯,才可维持竞争力。作为全港最大的中式连锁快餐集团,大家乐一直保持敏锐触觉,在恪守一贯对食物质素、服务水平等的严格标准同时,亦谨慎地尝试不同款式的餐饮服务,始发展成今日多元化及多地域发展的企业。
速食 vs 休闲 各有所好
根据政府数据,本港的餐饮巿场已从千禧年后约500亿港元、增长至2018年约1,200亿多港元。大家乐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德承表示,集团在90年代初已率先将品牌多元化,收购了意粉屋、阿二靓汤等、亦拓展泛亚机构饮食业务、并曾开辟日式快餐巿场。 「集团的多品牌策略正切合新一代饮食文化,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和需要,是我们市占率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当中过程当然有成功有失败,都是我们点滴经验累积而成。」
大家乐现拥有10多个品牌,快餐、西式、日式、上海菜等,颇多元化,而各食肆价钱亦层次分明:大家乐人均消费约40元、米线阵约50元、Oliver's Super Sandwiches(利华超级三文治)在70元区间、以至上海姥姥约100元及意粉屋约110元。
餐饮生意的入门门槛不高,但要像大家乐般每店每天做到超过500份餐的量,又要在不同地区都有统一标准,就绝不容易。这也正正是我们的特色和强项。
罗德承解释要标准化便要将食物制作工序变成一套标准操作步骤(StandardOperating Procedure,SOP),并「斩件」分配给不同岗位同事处理,便是达到「快、靓、正」秘方的其中一项材料。
「快、靓、正」的原材料
「大家乐拥有中央厨房,很多制作工序、如份量分配和腌制食材都会在当中进行,减少分店处理食品的工序。」
由于集团旗下餐厅种类广泛,在采购上弹性较大,由精挑细选的贵价材料、到「高性价比」的食品都会搜罗。但现时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巿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亦逐步提升,所以大家乐除了要符合香港海关食品入口的严谨规定外,亦会亲身到环球供应商的地方检视食品样本,确保品质。其中央厨房得到HACCP及ISO22000认证,其品牌亦获GS1 HK颁发「2018优质食品源头追踪计划」钻石企业奖,评审团队称大家乐的食品管理系统每年均持续改善。该计划今年引入「高效消费者响应」评分,确保机构具备完善的「从源头到消费者」的追溯能力,而大家乐正运用国际标准及科技,展示出食品追溯的严谨要求。
大家乐在创新上时有新猷,数年前便采用GS1 HK的B2B电子商贸平台ezTRADE,让集团与其贸易伙伴以电子方式发送采购单及接收付运和付款通知等交易文件,大幅减省行政工作之余、亦加快供应链的程序。
食客为本
罗德承表示,目前旗下品牌餐厅正分阶段引入自助点餐机,缩短顾客等候时间、亦减轻前线人手负担。 「其实我们早前已推出手机APP流动点餐功能,亦与第三方合作透过电子平台提供外卖和送餐服务,预料未来这些平台会日益重要。我们一向以高质可靠闻名,要在现今竞争激烈的餐饮巿场突围,提升顾客体验便成为业界的新战场。」
大家乐快餐于2018年推出新的顾客忠诚计划,现时会员数目约50万,正推出优惠计划鼓励重覆消费,同时进一步与顾客互动和联系。集团亦会收集顾客大数据,纵使未能满足个人化餐饮需要,仍可透视消费趋势以作更准绳的巿场推广。 「我认为餐饮业始终是以顾客体验为本的生意,所以我们极度重视人才培训,促进同事对工作的热诚及投入感,这同样是大家乐成功的因素之一。」
美食蓝海
访问前两周,大家乐旗下中国业务与内地八大地产商签署合作协议,加快中国内地的开店计划,特别是广州和深圳两个城市。被问及大湾区对集团的重要性时,罗德承称:「我们早于1992年便已在深圳拓展分店,属于香港同业先驱。我感觉现时大湾区正在经历香港昔日演变:急速都巿化、具发展空间的早餐和晚市市段等,潜力无限。」
「广东餐饮收入以4,000亿计,大湾区9个城巿便坐拥8成巿场,而大家乐凭着独特的优势,包括香港品牌、稳固根基、铁路沿线店铺、本地化口味等,相信集团未来会继续成为大湾区各城巿大众的『大食堂』。」